浅谈现代设计在中国之萌芽

浅谈现代设计在中国之萌芽

了解完大部分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发展轨迹后,我们还是必须将话题回到中国,来看看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情况,这一块也是资料较少大家较为陌生的,因为一谈到现代设计大家首先便想到国外,然而知彼而不知己也是不可取的,相信了解完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我们的认识才是完整的。

“图案”与“意匠”
话说1902年,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人称“张香帅”的张之洞在南京创立三江师范学堂(如今南京大学前身),在这个学院有一门课叫“图案教育”,听上去不太能理解,其实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设计教育。

浅谈现代设计在中国之萌芽

 (南京创立三江师范学堂存照)
对于“图案”这么一个说法,有广义与狭义的定义,狭义而言指“平面纹样符合审美规律的构成”;广义而言则是“关于工艺美术、建筑装饰、形式、色彩计划等预案规划的通称”,所以总的来说“图案”就是其时中国对“设计”的一种指代。 图案教育这个课程的开设其实是将日本、德国等国家早期设计教育实践的一种移植,其目的是希望将其应用于技术、经济与社会建设当中。1916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开始提出“美育救国”思想,在其影响下,梁启超等人在1918年创办出北平美术学校,属于中国第一所国立美术学院,全国各地针对艺术教育的学院开始逐渐增多,直到1937年抗战之前全部艺术学院都设立了“图案”课。

浅谈现代设计在中国之萌芽

(1916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提出“美育救国”) 关于设计(Design)在中国的指代除了“图案”之外,还出现过其他说法,比如“考案”,对“考案”的定义是因为设计是一项“在产品制作之前的综合性考虑”。另外还有“意匠”,这个名词由中国设计先驱陈之佛先生提出,他对此的解说是:意——美的思考,匠——科学处理。 他认为美的思考与科学处理相辅相成才能制造优秀的东西,而“意匠”这个名词古已有之,出自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赋》:“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一般指对诗词的构思过程。所以在陈之佛的概念中,它作为一个动词来表示设计行为,比如:建筑的意匠。 再到后来就出现我们比较熟悉的“工艺美术”这个说法,工艺等于制作,美术等于美的规律,因为它在含义中似乎更贴近实际生活,所以慢慢在后期成为对设计主要的代名词,但在早期,其实图案、意匠、工艺美术几个名词通常结合在一起使用来描述设计,比如图案代表设计图、意匠代表构思过程,而工艺美术则是艺术设计。 重工业驱动
与一切发展现代设计的国家雷同,中国对现代设计的认识也是从工业化开始,而工业化发展首先聚焦在交通工具上。 近现代的中国有句俗话叫“要致富先修路”,但其实修路不但对经济重要,有时候还关乎城市存亡的命脉,1911年时候全中国都没有公路,时任湖南都督的谭延闿因为辛亥革命的需要,苦于没有一条便于调动军队,高效运输军资的现代化公路。所以在1913年春天其组建湖南军路局,开始并修建了长沙到湘潭一条全长53公里的公路,成为中国第一条现代化公路。

浅谈现代设计在中国之萌芽

 (1913年时任湖南都督的谭延闿)
这条公路的落成拉开了中国快速修路的序幕,到了1935年全国的公路就长达94951公里了,其实对修路最大的促进是汽车的增加,其时中国的汽车数量去到8万台,但基本是靠德国提供,并且最大的供应商就是我们熟悉的戴姆勒·奔驰,但中国人也一直计划做自己的汽车,以降低成本及对进口的依赖。 于是在“中国工业发展三年计划”推动下,1937年 “中国汽车制造公司”首先在湖南株洲兴建,其技术顾问由奔驰公司担任。而除了汽车,杭州市也开始兴建飞机制造厂,计划第一年生产出50台以上单引擎轰炸机及20太以上多引擎轰炸机。

浅谈现代设计在中国之萌芽

(1936年,中国街头开始出现奔驰牌汽车)
汽车跟飞机都在日程上,自然也带动了其他类别,比如电器制造、机械制造、炼油与化工等,这个期间中国也开始输送人才到国外学习,比如孟少农先生(曾于1946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到了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支德瑜先生去了英国曼彻斯特,袁正国先生去了法国等。这些留洋回来人士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在设计上的发展。欧洲设计运动的辐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国家在现代艺术设计思潮上风起云涌,诸如我们前面章节中讲述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及“装饰艺术运动”等,这些运动的影响必然是通过人来传导的,而这些人就是曾目睹过这些运动成果的留洋人士。 比如中国设计先驱庞薰琹先生就曾于1925年参观了巴黎主办的“装饰艺术展”,给其最大的感受他曾在回忆录里记载:“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认识到,原来美术不只是画几幅画。”1933年时候他又去德国参观了包豪斯建筑,而这一年也正是包豪斯被纳粹政权关闭的同一年,参观过程中庞薰琹先生深受感动,另一位同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奠基人郑可先生也在同年去深入考察了包豪斯学院,其曾在巴黎市立装饰美术学院学习,回国后他便在香港开设美术服务社,为社会提供设计服务。

浅谈现代设计在中国之萌芽
浅谈现代设计在中国之萌芽

(1925年法国巴黎主办的“装饰艺术展”)

其实大部分留洋归来人士都在回国后做过短暂自由设计师的尝试,但市场决定了供需,社会对设计师这样的身份是非常陌生及存疑的,所以大部分人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他们最后都选择了到学校任教,进行设计认识的普及。 唯一有所区别的是建筑,有句话叫“建筑是设计之母”,纵观世界现代设计发展历程基本都是从建筑开始,1932年时候中国开始有两个著名建筑期刊面世,分别是《建筑月刊》与《建设者》,建筑首当其冲是中国现代化的需求,所以当时国家也资助了很多留学生到西方学习建筑,这两本期刊也可以说是留学归来者的成果之一,除此之外,留学生也引入了大批国际建筑师来华,与本土建造师一同做设计。 其中能单独一面的设计师也为数不少,比如在意大利留学归来的沈理源先生,归国后便在天津开设了华兴建筑工程公司,1920年在北京与别人合作设计了真光电影院;同年在杭州又进行了胡雪岩故居的测绘工作;1922年和1923年又分别设计了天津和杭州的浙江兴业银行,1926年更是运用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了中国银行的建筑,随后在国立北平大学任建筑系教授。 包豪斯的中国传人
包豪斯在现代设计中桃李满天下,但谈到华人的传承大家普遍想起的是贝聿铭先生,但其实还有一位人物,其在中国直接传播现代主义设计观念,并且不但师从格罗比乌斯,还分别跟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结交,他就是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创始人黄作燊。

浅谈现代设计在中国之萌芽

(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创始人黄作燊)
黄作燊是广东番禺人,1915年在天津出生,家境优越,19岁时候父亲将其送往英国留学,其兄长早年便在英国修习戏剧,归国后成为中国著名戏剧学家,在父亲的角度他希望小儿子可以学习一门非纯艺术的学科,所以最后选择了具有前卫教育观念的英国A.A.建筑学院,开始修习建筑。 这一年恰巧也是1933年,德国包豪斯因为被纳粹政权关闭,为避免遭受迫害教职员集体大逃亡,创始人格罗比乌斯离开德国后首先来到的便是英国A.A.建筑学院,但其时并没有直接成为黄作燊的导师,但其人格魅力与理想主义气质被学院所有学生视为偶像。

浅谈现代设计在中国之萌芽

(包豪斯创始人格罗皮乌斯1933年去到英国) 契机发生在1937年,格罗比乌斯受到美国哈佛研究生院的聘请组建建筑学院,黄作燊以优异成绩被录取,所以成为格罗比乌斯直接的学生并且是第一名中国籍学生。 所以黄作燊归国后在1942年创办了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开始不遗余力的在中国传播现代主义设计观念,因为其学习经历,所以他对现代主义设计观念表达得最完善最充分,不再是揣摩的层面,他为圣约翰大学建筑系设计的课程以构成为核心,减少纯美术的课程,更重视训练学生对形态、材料、色彩、空间的表达能力。 这一切都来自包豪斯三大教学体系的滋养,更加重视设计的功能性,让设计不停留在表面的构想当中,而且他还专门开设“建筑理论”课程系统讲解现代主义设计作品,比如他在课堂上曾给学生讲解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引导学生欣赏其空间和“空间流动”的设计特征,还引出“Spacious(宽敞)”概念,指自由流动游向深远,同时类比中国山水画的“气韵生动”,将课程讲述得生动传神。

浅谈现代设计在中国之萌芽

(上海圣约翰大学历史照片)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在1952年并入同济大学,直到如今同济大学仍然是中国建筑人才输送的中坚力量。黄作燊作为直接传承包豪斯现代主义思想的学者,进入教育领域深深影响了现代主义设计能量在中国的成长与释放,是中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重要人物。

艺术

迪拜花巨资在沙漠打造世博会LOGO ,有钱人就是任性!

2020-3-14 12:14:45

艺术

意大利“现代建筑之父”因新冠肺炎去世,曾设计奥运主场馆

2020-3-16 23:10:2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