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娃:从语境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

安娃:从语境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

【摘要】本文目的以了解不同学科、学者对生活方式的研究角度和观点,找出生活方式作为设计对象需要关注的角度和可能的路径。方法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科学对生活方式的研究角度和观点;将戏剧、文学、诗歌等学科对生活的描述与设计思维进行结合,来思考生活体验的构成方式。结论生活方式无论在社会学还是经济学,都是以承载人类行为活动的场景或语境而存在。从体验角度提出具有哲学意义的生活体验构成PCI模型,认为人的过去经历和理想同时存在和影响了现实生活的体验,针对生活方式的设计需要考虑人的过去经历和对未来的期许。


【关键词】生活方式、语境、设计、体验




引言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时代,诞生出许多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微信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交行为等。这些都离不开设计在当中发挥的作用。设计的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早已不再停留于满足功能性需求,而拓展到解决更加复杂、综合、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如情感、行为、关系、体验、意义等“非物质性”的对象。如果人的习惯可以被改变,那么生活方式本身能否作为设计的对象?相比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设计学对生活方式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者也大都将生活方式作为现象、趋势或社会背景来研究,并未真正将其作为一个设计的对象去考虑。


01

不同学科对生活方式的研究概况
 
良好的生活方式关系到个人的健康和幸福,面向生活方式的研究一直以来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消费行为学等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

早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提出生活方式与幸福的哲学思考。随后社会学、经济学、文学、戏剧、修辞等学科的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做了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研究,从个人与社会的互动、阶级与地位、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人类的经验、生活幸福感等方面发表了不同言论。直到21世纪前后,设计学才开始出现以生活方式为对象的相关研究。(图1)展现了不同学科对生活方式研究的主要角度及观点。
 
安娃:从语境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
▲ 图1. 不同学科对生活方式的研究角度及主要观点
Fig.1Theresearchperspectiveandmainpointofviewofdifferentdisciplinetolifestyle
 
 

02

生活方式作为人与社会互动的语境
 
“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是组成部分也是改变因素。社会学对于生活方式的研究常常把“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影响及关系”作为研究的对象来考虑。一部分学者认为人对社会起到构建作用;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人需要在社会活动中构建自己的角色和意义、并产生生活体验;也有学者将个人生活等同于社会生活来看待。

西方学者米德认为,人的生活是由人的意识、社会互动、环境和行为这四个要素建构的意义系统[1]。马克思认为人的现实生活就是社会生活,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生活方式表现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文化、风俗习惯等基本内容[2]。戴维·波普诺在《社会学》中指出社会生活由非个人因素和个性化因素构成[3]。非个人因素由物质环境、文化、社会、经济、技术、人口等因素组成,物质环境包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个性化因素由个人的生理、心理、教育背景等要素组成。
 
2.1 个体对社会的构建

人是社会组成的核心要素,正是由于人的创造,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舒茨通过日常生活的研究,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和建构能力来改变社会[4]。加芬克尔从容易被忽视的生活现象出发,揭示个体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行为结构,提出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认为普通人是社会的直接构建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对社会产生影响[5]。同时,他认为个体在构建社会的过程中也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现实生活。胡塞尔强调生活行动产生的效果及这种效果对社会运行带来的后果。
 
2.2 社会对个体的构建

人具有社会属性,需要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掘和构建自己生活的意义。“生活世界”的概念由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中首次提出,他认为生活世界是“作为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被给予的、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6]。“生活世界”对人的社会化过程起到促进作用,个人在生活中建构了自己的社会角色[7]。鲍曼认为“社会学如何以理性来引导和改良人类的生存方式”是社会学的基础研究问题[8]。米德以科学的探究方式,从社会整体角度研究个体的行动,揭示了人如何从生活行为中获得自我意识能力、有目的的行为能力、和道德与信仰能力等[9]。
 
中国社会学对生活方式的研究起步较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对“生活方式”做出的定义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成员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10]。一部分国内学者强调了价值观对生活方式的引导作用,认为生活方式是在一定客观条件制约下、个人或群体为一定价值观所指导的、满足自身生存需求的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总和[11]。也有学者认为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与社会自然条件下,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总特征[12][13]。张玉秀认为广义的生活方式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的生活特征;狭义的生活方式是指工作(学习)活动、基本生理需要活动、闲暇活动和其他生活活动等日常生活型态[14]。
 
从社会学对生活方式的理解来看,西方社会学者更加倾向从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人的经验的角度探索生活方式。中国社会学者对生活方式的理解是将生活方式放在一种社会条件前提下对生活形态进行的分类。总体来讲,社会学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主要目的是寻求社会的发展。
 
2.3 生活方式的类型与测量

对生活方式的类型划分,社会学者们从各个不同角度都给出不同解释。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是人现实生活的基础,比物质生活更高层次的是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15]。他指出生活的类型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

罗斯等人根据对芬兰某城市部分居民的调查结果,将对生活方式进行新的划分,把生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真正幸福的多面型、普通传统型、现代的无内容型和十分不幸型[16]。将价值观与生活方式联系起来对生活方式进行划分的有“价值观与生活方式量表VALS”。该量表由美国的标准研究协会(StandardResearchInstitute,SRI)在美国学者米切尔的带领下研发,于1989年修改为VALS2模型[17]。

VALS2量表加入消费行为原则,更加注重心理学基础,关注活动与兴趣。VALS2量表将人分为8种主要群体,分别是:现代者(Actualizers)、实现者(Fulfilleds)、成就者(Achievers)、享乐者(Experiencers)、信任者(Believers)、奋斗者(Strivers)、休闲者(Makers)、挣扎者(Strugglers),VALS2量表在欧美国家曾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学者吴垠博士借鉴西方的VALS量表,以中国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的研究为中心,发展了CHINA-Vals模型[18]。

社会学领域另一个广泛使用的生活方式度量方法是1971年由Well与Tigert设计的AIO模型(活动activities、兴趣interests和意见opinions)[19]。后来,Plummer(1974:33-37)通过将人口特征(Demographic)引入AIO量表,拓展成为以活动、兴趣、意见和人口特征四个维度36个分支的AIOD生活方式量表(表1)。活动指:人们日常行为活动,人们如何度过他们的时间;兴趣指: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与重视;意见指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人口特征包括生命周期、收入、教育、生活等。

安娃:从语境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
▲ 表1. AIOD生活方式量表
Tab.1AIODLifestyleDimensions
ActivitiesInterestsOpinionsDemographic
 
除了对生活方式做类型的划分以外,不少学者提出真对特定领域或目的的生活方式度量。如WalkerSN,SechristKR&PenderNJ提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PromotingLifestyleProfile,简称HPLP)在健康领域被广泛应用和验证[20]。Neugarten等人于1961年发表的“生活满意感量表(LSI)”涉及到生活热情、毅力、身体、心理、实现目标与期望目标的一致程度、社会良好自我、愉快乐观的心理等指标。

20世纪60年代中期,Carley编制的“自我标定量表”(SAS)关注人们按照自我评价标准综合对生活的现在、过去、以及未来预期的满意程度作出评价等级[21]。1985年Diener等人发表了总体生活满意感量表(SwLS)[22]。这些生活方式的测量量表都是在寻求一种更为合理的方式对人们的幸福生活进行评估和测量,目的是为了制定更好的策略,提供更好的生活服务。
 
 
03
生活方式作为消费行为活动的语境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一直与生活方式紧密结合,“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写《国富论》(TheWealthofNations)之前写过一本关于人类“情感”的书《道德情操论》,将人类日常生活的情感与经济学联系起来,探究经济学与生活快乐的关系。Gonzalez和Bello总结了消费学对生活方式的应用研究集中在对一个特定人群进行市场细分;选取一个特定人群并描述他们的生活方式特征;对比不同类型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异同;生活方式趋势研究这四个方面[23]。
 
从经济学角度对生活方式进行定义见(表2),经济学对生活方式的研究角度可以归结为:将生活方式等同于消费能力,并作为社会阶层的判断依据;将生活方式作为消费的影响因素,生活方式被看作消费行为发生的环境而存在,影响着消费行为的发生和运作。总体来说,经济学对生活方式研究的目的是消费方式及经济发展,并不是生活方式本身。

安娃:从语境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
▲ 表2. 从经济学角度对生活方式的定义
Tab.2definitionsoflifestylefromaneconomicperspective

3.1 生活方式等同于消费方式

马克思在《德意意识形态》中把“生活方式”作为与历史唯物主义中心有紧密联系的概念提出来[2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中,认为不同经济层次的生活方式是区分人在社会中不同阶级的标识。

生活方式(lifestyle)一词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斯·韦伯首先提出。韦伯在《阶级、地位与权力》论文中提到了生活方式的概念,他将产品的生产与获得方式作为“阶级”的分类参考,将产品的消费方式,也就是生活方式作为“地位、群体”的分类参考[26]。韦伯将消费方式等同于生活方式来看待,认为生活方式是由一定的消费模式表现出来的。

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同样提出根据商品消费方式来界定生活方式的观点[27]。同时,他将“有闲”的生活方式看作社会阶层差别的象征。英国学者厄尔的《生活方式经济学:骚动世界的消费行为》中也是通过对消费方式的调查研究来讨论生活方式的问题[28]。

其他将生活方式等于消费方式的研究有:认为生活方式是指一个人支配自己生活实践、金钱与精力的态度、信念、期望、偏见等特征[29];生活方式是对消费者整体行为的描绘,探究消费的本质以及行为方式[30];生活方式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时间、金钱等内容的支配方式[24]。

3.2 生活方式作为消费行为的决策因素

生活方式做为一种工具或媒介对消费决策与行为起到影响。生活方式的不同使消费需求产生差异,这些差异使消费者对产品形成不同的涉入程度。不少国内外学者将生活方式作为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而进行研究。消费行为学者Engel,Blackwell与Miniard(1995年)提出的EBM模型表现了生活方式是如何影响消费决策的各个阶段[31]。美国学者戴维·L·马瑟斯博和德尔I.霍金斯在《消费者行为学》中提出消费者行为总模型[32]。

消费者行为总体模型中明确指出生活方式受到外部和内部的影响,生活方式作为消费行为的促发条件,影响着人们消费决策中的各个环节。不少中国学者也提出生活方式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如罗莉娟从消费行为学的角度论证了网络生活方式对用户价值感知与购买意愿的影响[33];陈文沛将生活方式作为影响消费购买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23]。

3.3 生活方式对行为经济学的启发

人们对体验需求的渴望影响到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改变。以行为经济学家卡尼曼和特澳斯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人们生活中各种行为和心理的研究,认为经济学研究不应该以单纯的经济人为对象,而应该放到对更广泛人群的生活方式进行洞察。由于生活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生活情景中人的动机、决策、情感、体验都受到复杂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并非可以通过常规的计算公式而得出答案。

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将人类心理学与经济学研究相结合,意识到人的经济行为并非都是理性的,他关注人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现实生活案例,从人的行为、情感,甚至一些看似“错误”的行为中寻找人们的消费行为规律[34]。通过分析这些“非常规”行为与经济学的关系,获得201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04
生活方式作为设计的对象
 
4.1 设计对象的转变

生活需求的转变引起设计对象的转变。美国设计哲学家理查德·布坎南教授提出“设计四法则”(Fourordersofdesign),将设计从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以类型为划分方式,转变为另一种维度:符号、事物、行为和意义[35]。

设计已突破强调造型、功能等传统自然属性,和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设计2.0时代,发展到注重生活方式、满足情感体验的设计3.0语境[36]。自然属性(Natural)、体验属性(Experience)和经济属性(Economic)成为产品在设计3.0语境下的多重属性。其评价标准部分来源于生活方式,包括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态度以及生活质量[36]。

辛向阳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从2011年开始带领研究生。针对生活方式设计进行研究,从移动APP对生活方式影响的角度提出的生活方式模型[37]、从价值驱动的角处出发的生活方式形成机制PER(Preparation,Experience,Reformation)模型[38]。

4.2 生活体验的构成

将生活方式作为设计的对象,需要关注人的生活体验。在本文的引言部分总结出很多哲学、社会学家将人类经验的产生与生活方式结合起来的研究观点。

19世纪70年代以后“体验”作为专业术语被广泛使用。英文”experience”译成中文可以是经验、体验、经历、感受等。中文词典中“经验”是指个体通过多次的亲身实践而获得的“知识或技能”;“体验”突出了主体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或感受”。海德格尔认为体验是领悟自我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过程和方式,离开体验人的生命也将随之消逝。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提到,人类经验是“心”与“物”(主体与客体)交互作用而产生[39]。
 
戏剧、诗歌、小说、文学作品中不乏对生活体验的描述和表达。人们常把生活比喻成一场戏剧。人既是自己生活的编剧、导演,也是演员和观众。每一个生活的片段都会产生感受和经验,这些经验会引起反思、影响着下一步的行为活动。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第九章中提到:比起“历史”,“诗”通过高度抽象现实生活的事物,找到更加普遍的哲学共性,而非个别现象,诗表现的是更加真实的世界。虽然,“诗”描述的是可能发生的事,但却影响了现实生活[40]。

作家米兰·昆德拉(1988年)在《小说的艺术》提到小说体现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存在”并是不已经发生了什么,而是人类可能达到的境界。伊格尔顿在《文学事件》中提到“通过某种创造性的伪造,虚构作品可能更忠于现实”[41]。现实主义小说的目的是构建一个理想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世界,让读者在小说的文字描述中接受启迪[42]。
 
小说不是再现和现实生活一摸一样的情节,而是要通过构造这些情境促发读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去重新理解和再现他人的经验,从而构建自己的经验。因此,作者提出生活体验构成PCI模式,认为人们现在生活的体验不单只有此时此刻的状态,还会受到过去经历和理想生活的双重影响。过去、现在和理想同时构成人现实生活的体验(如图2)。换句话说,当生活方式作为设计的对象,设计者需要考虑用户的过去经历与期待。

安娃:从语境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
▲ 图2. 生活体验的构成PCI(PastCurrentIdeal)模式
Fig.2PCI(PastCurrentIdeal)modeloflifeexperience

过去生活的“能力”和“经历”会影响人现在生活的行为和体验。人会基于过往的能力确定行为的准则和实施;基于过往的经验来判断现有生活的好坏。人们感受事物的变化,往往是与过去经历进行比较而产生的。例如你会根据原来的经验判定事情的走向;事物给你留下的印象会影响到你现在看待事物的角度。哲学、经济学、行为学家们从不同角度对过往生活经验对现在行为的影响表达了肯定意见。例如,西蒙在有限理性论中说到:人很难做出绝对理性的决定,会根据先前的经验进行判定[43]。

行为经济学家特澳斯基和卡尼曼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的论文“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法和偏见”(JudgmentUnderUncertainty:HeuristicsandBiases)中指出:人的时间和脑力都是有限的,所以人会倾向基于过往的经验法则(启发法)来做出判断,但往往这样的经验会犯下“可预测性的错误”[34]。行为经济学家巴鲁赫在他讲述的“后见之明的偏见”(hindsightbias)论文中说道:事情发生过后我们会认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会是这样。这说明人会依据过去经验对现在生活走向进行判定。
 
理想对人现在生活的行为和体验起到判断和引导作用。理想包括使人“快乐”和“痛苦”两种状态,这两种状态都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体验。18世纪的法国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爱尔维修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快乐和痛苦永远是支配人类行动的唯一原则。边沁认为人类的行为、言语和思想,责任、义务和德性都受到快乐和痛苦的支配,否则将失去意义[44]。

一个理想也许是一个幻想,但是具有理想这件事却不是幻想,而是人“存在”的一个特点[45]。理想并非凭空而来,每个人对自己理想生活的设想来源于自己过去生活的经验。理想是由人过去生活经历和对现在的反思共同作用而成。人们会根据生活应该是怎样(想像中的、理想中的)的标准来判断现实生活应该是怎样。

苏珊・奈曼认为“理想无法通过它们是否符合现实来衡量,但现实要通过是否满足理想状态来判定”,她提出应该以理想为基准来衡量现实。凯文・凯利在《必然》中提到:我们当下对未来的展望,实际上是通过理解新的事物好让它适应我们已知的事物[46]。理想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对理想的追求为现在生活赋予了新的形式。理想作为刺激物使人的现实生活始终保持鲜活、持续展现出更多动态、有趣的状态。超出预期的理想生活的营造能给现在生活产生新的可能性。
 
过去和理想对于现在而言都是不确定的,人会站在现在同时审视过去和理想。过去的生活虽然是已经发生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如果放在此时此刻来理解可能与过去当时体验到的感受有可能不一样。也许过去觉得非常不好的一个体验,现在会觉得是一件好事。同样,理想的生活也是变化的,每个人都会因为遇到新的人、新的事物而逐渐确认自己的内心,逐渐发现自己认同的、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到底是什么,而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否定和变化的过程。


结语

本研究梳理了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对生活方式的研究角度及观点。生活方式在社会学被作为承载社会发展、人与社会的互动、以及人类经验产生的场景而存在;在经济学中作为衡量消费水平、阶级地位、消费行为活动发生的场景而存在。也就是说,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科学都是将生活方式作为一个研究的语境,而不是研究的对象。设计学将生活方式作为研究对象才刚刚起步。

本文作者站在人类经验的视角提出生活体验构成PCI(PastCurrentIdeal)模式。提出当生活方式作为设计的对象,设计者需要考虑用户的过去经历与期待。一个人过去生活的能力和经历会影响到现在生活的行为和体验,人会基于过往的能力确定行为的实施和判断现有生活的好坏;理想对人现在生活的行为和体验同样起到判断和引导作用。


注释:(上下滑动查看

参考文献:

[1] MEAD G H. Mind Self and Societ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2.

[2] 马克思, 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Marx, Engels. German Ideology [M].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3] 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M]. 第十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David Popno. Sociology [M]. 10th edition. Beijing: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Press, 1999.

[4] 何雪松. 迈向日常生活世界的现象学社会学——舒茨引论[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0 (1):65.

He Xuesong. Phenomenological Sociology Towards the World of Daily Life – an Introduction to Schutz [J]. 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0 (1):65.

[5] 李猛. 常人方法学四十年[J]. 国外社会学, 1997 (2):34-36.

Li Meng. Forty Years of Ordinary Person Methodology [J]. Foreign Sociology, 1997 (2) : 34-36.

[6] 胡塞尔. 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8.

Husserl. European Scientific Crisi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M].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98.

[7] 阮新邦. 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哈贝马斯视野下的社会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

Ruan Xinbang. Critical Interpretation and Knowledge Reconstruction – Social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bermas [M].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1999.

[8] Bauman. Sociological Enlightenment: For Whom, About What?[J].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2000, 17(2): 134.

[9] 乔治・赫伯特・米德. 心灵、自我与社会[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 1998.

George・Herbert・Mead. Mind, Self and Society [M]. Shanghai: 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1998.

[10] 中国大百科全书. 社会学[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

Encyclopedia of China. Sociology [M]. Beijing: Encyclopedia of China Press, 1991.

[11] 王玉波, 王雅林, 王锐生. 生活方式论[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Wang Yubo, Wang Yalin, Wang Ruisheng. Lifestyle [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89.

[12] 范国华, 黄绍辉. 现代化与生活方式[M].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Fan Guohua, Huang Shaohui. Modernization and Lifestyle [M]. Chongqing: Sou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1989.

[13] 黄俊琪, 饶从志,朱俊鑫. 生活方式与人类健康[J]. 疾病控制杂志, 1999, 3(2):155.

Huang Junqi, Rao Congzhi, Zhu Junxin. Lifestyle and Human Health [J]. Journal of Disease Control, 1999, 3 (2) : 155.

[14] 张玉秀. 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的界定及其研究状况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5,(06):12-15.

Zhang Yuxiu. Definition and Analysis of of Lifestyle and Sports Lifestyle [J]. 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2005,(06):12-15.

[15]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Marx. Selected Works of Marx and Engels [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5.

[16] 罗斯. 生活方式的类型学[J]. 国外社会科学,1982(9): 62-65.

Ross. Typology of Lifestyle [J]. Social Sciences Abroad,1982(9): 62-65.

[17] BOURDIEU P. Disit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na Paul,1984.

[18] 吴垠. 关于中国消费者分群范式(China-Vals)与应用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05, 8(2): 9-15.

Wu Yin. China-vals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J]. Nankai Management Review, 2005, 8(2): 9-15.

[19] PLUMMER J T.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 Style Segment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74, 38(1): 33-37.

[20] WALKER S N, SECHRIST K R, PENDER N J.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J].Nursing Research, 1987, 36(2): 76-81.

[21] CARLEY M. Social Measurement and Social Indicators Issues of Policy and Theory[J]. Contemporary Social Research Series, 1981(1): 34-40.

[22] DIENER R, EMMONS R A, LARSEN R J, et al. Th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85, 49 (1): 71-75.

[23] 陈文沛. 生活方式、消费者创新性与新产品购买行为的关系[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4.

Chen Wenpei.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style, Consumer Innovation and New Product Purchase Behavior [D]. 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2014.

[24] SOLOMON M R. Consumer Behavior[M].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9.

[25] 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60.

Marx. German Ideology [M].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60.

[26] SOBEL M E. Lifestyle and Social Structure[M]. New York: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Inc, 1981.

[27] 凡勃伦. 有闲阶级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4.

Van Buren. On the Class of Leisure [M].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1964.

[28] EARL P. Lifestyle Economics: Consumer Behaviour in a Turbulent World[M]. Wheatsheaf Books, LTD,1986.

[29] WELLS W, TIGERT D. Activities, Interests and Opinions[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1971(11): 27-35.

[30] PLUMMER J T. The Concept and Application of LifeStyle Segment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74, 38(1): 33-74.

[31] ENGEL J F, BLACKWELL R D, MINIARD P W. Consumer Behavior[M]. New York: The Fryden Press, 1995.

[32] 戴维·L·马瑟斯博, 德尔·I·霍金斯. 消费者行为学[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David l. Mathesbo, Del. I. Hawkins. Consumer Behavior [M].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2007.

[33] 罗莉娟. 基于网络生活方式的综合价值个性化机制推荐研究[D].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 2015.

Luo Lijuan. Recommendation Research on Personalized Mechanism of Comprehensive Value Based on Online Lifestyle [D].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015.

[34] 理查德・泰勒. 错误的行为[M].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 2016.

Richard H. Thaler. Wrong behavior [M]. Beijing: China Citic Press, 2016.

[35] BUCHANAN R. Branzi’s Dilemma: Design in Contemporary Culture[J]. Design Issues, 1998,14(1): 3-20.

[36] 辛向阳, 曹建中. 设计3.0语境下产品的属性研究[J]. 机械设计, 2015(6): 105-108.

Xin Xiangyang, Cao Jianzhong. Research on Product Properties in the Context of Design 3.0 [J]. Mechanical Design, 2015(6): 105-108.

[37] 帅国安. 移动终端APP对用户生活方式重构的影响[D]. 无锡: 江南大学, 2015.

Shuai Guoan. Influence of Mobile Terminal APP on Users’ Lifestyle Reconstruction [D]. Wuxi: Jiangnan University, 2015.

[38] 敖雯瑜. 基于价值驱动的生活方式设计[D]. 无锡: 江南大学, 2018.

Ao Wenyu. Value-driven Lifestyle Design [D]. Wuxi: Jiangnan University, 2018.

[39] 约翰・杜威. 艺术即经验[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

John Dewey. Art is Experience [M]. Beijing:Commercial press, 2016.

[40] 亚里士多德. 诗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Aristotle. Poetics [M].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1999.

[41] EAGLETON T. The Event of Literature[M].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42] 王木青. 论张恨水的写实追求与新文学作家的批评[J]. 江淮论坛, 2014(5): 169-177.

[43] SIMON H. Theories of Bounded Rationality[M]. Decision and Organization, 1972.

[44] 肖会舜. 密尔幸福思想研究[D]. 南昌: 南昌大学, 2006.

Xiao Huishun. Study on Mill’s Happiness Thought [D]. Nanchang: Nanchang University, 2006.

[45] 约翰・杜威. 经验与自然[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5.

John Dewey. Experience and Nature [M]. Beijing: Commercial Press, 2015.

[46] 凯文・凯利. 必然[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Kevin Kelly. Inevitable [M]. Beijing: Electronics Industry Press, 2016.



文章来源:辛思想
作者:广州美术学院 安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urp82jqIk5K6wY94odFd-A
版权声明:“IXDC”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本公众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内容或作品等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给出内容所在的网址并提供相关证明资料,我们会核查后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责任,并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联系微信:Meia_11
联系电话:18102296160
联系邮箱:service@meia.me

终审 | 苏菁
编辑 | 孙瑶、程程


?推荐关注IXDC视频号?




安娃:从语境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

安娃:从语境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
安娃:从语境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
安娃:从语境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


安娃:从语境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安娃:从语境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

安娃:从语境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
安娃:从语境到设计对象的生活方式研究

点这里,一键进入IXDC·2022国际体验设计大会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IXDC

UI/UX

App设计加上这些小细节,让我眼前一亮

2022-3-25 8:20:00

UI/UX

满园春色但却还在隔离?试试云上逛展吧!

2022-3-25 9:29:5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