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穿衣服时,我们在穿什么?

Sharing
衣服是一件非常特殊的设计。如果将衣服和人的关系看作是一种交互关系,我们和衣服的交互过程不靠指定的动作,也无需声音,仅仅通过我们的身体就在日常生活中无声无息地完成无数次。


看到一个人所穿的衣服,我们或许就在心中揣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而衣服本身代表的符号意义已经渐渐脱离它原有的功能属性,变成身体的延伸,传达着时代和自我的一部分。


在 100 年前,和衣服的交互关系却不如今天这么自然和友好:如果你是中国人,那你会踩着高脚旗鞋无法迈出大的步子;如果你是西方女性,那你会勒着紧到内脏变形的胸衣无法呼吸。这些都是世界强加给人们的选择,而在今天,我们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不论是穿的精神抖擞还是不伦不类,都是自由的。


这些选择的权利是在短短 100 年内被找回的,这 100 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在每个时代中,衣服与人的关系是什么?

1
1900-1920 从桎梏中解放出来

完美的桎梏

20 世纪初的人们是被衣服所牢牢禁锢的。


对曲线美和小巧精致的过分追求在中西方都走向了同样的变形方式,即束缚。人们通过借助外力包裹或定型的方式,让身体不再生长从而适应看似“完美的衣服”。


20 世纪初的西方,女性为了穿上布满刺绣蕾丝凸显线条的华服,从身体还未发育完全的少女时期就日日夜夜用紧身胸衣进行束腰。据说在当时女性最完美的腰围是 40cm,不到现在普通女性的三分之二,而这样精致的贵族小姐在当时被形象地称作“沙漏女郎”。

当我们在穿衣服时,我们在穿什么?
变态的美带来的代价是惨重的。鲸骨制成的坚硬无比的胸衣导致肺部机能被严重削弱,“沙漏女郎”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喘不上气的情况,内脏器官都被迫下移,肋骨出现变形,甚至存在生命危险。即使面临万般痛苦,西方社会依然对这种“纤细”趋之若鹜,社会对于胸衣的需求之盛甚至催生了捕鲸业的繁荣。
当我们在穿衣服时,我们在穿什么?

反抗

看似完美但痛苦的桎梏必然激起反抗,这种“美”也能够被替代。


一位服装设计师——保罗·波烈认识到了紧身胸衣对于身体的束缚,并提出抗议:“我对传统的束身衣,已有成熟的看法,那就是从颈到膝都被束缚的女性躯体,必须被解放”。


为了给怀孕的妻子设计出合体、舒适的衣服,他去掉令人痛苦的束腰,使用简洁的造型和直线的剪裁制作出一款连衣裙。这次改造也给他带来了新的灵感,在后续的设计中他延续了这种宽松的设计,提高裙摆的腰线,不再刻意凸显女性纤细的腰身,这也使得紧身胸衣失去了意义。


此时传入西方的东方服装风潮也极大地影响了他,他融合古罗马裙袍、中国旗袍、阿拉伯长袍等服装特征,设计出直线流畅且优雅的服装,没有一件强调腰线或带着沉重的胸衣,却都不失女性的优雅和精致。

当我们在穿衣服时,我们在穿什么?
这种自由的裙子让当时的女性大为震惊,让她们知道美丽不用以牺牲身体为代价,舒适也可以成为一种选择。而波烈的设计也启发了当时法国的服装设计师,开始跟随尝试这种新鲜的制衣方式,“舒适”进一步被扩散开来。

平等与自由

舒适的衣服是自由行动的基础。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到来催化了这次解放的过程,并带来了新的效应。


大量的妇女在战时需要进入到工厂和医院工作,而原先的沙漏型裙装根本无法适应劳动的需要,轻便的直线剪裁开始广泛普及,紧身胸衣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


与它一起结束的还有作为花瓶存在的“沙漏女郎”。由于不再承受胸衣的禁锢,女性的行动更加自由,有了劳动和参与社会事务的基础。法国思想家西蒙娜·波伏娃提出,“打扮不仅仅是修饰,它还表明了女人的社会处境”。这些舒适自由的衣服也让女性不再是“被观赏的艺术品”,拥有了新的社会身份。


而在刚刚从紧身胸衣解放的法国,一位女性却像假小子一样,穿起了只有男性才穿的马裤,那就是加布里埃·香奈儿。


在孤儿院长大的经历铸造了香奈儿独立的性格,她不在意当时流行的华丽着装,追求特立独行。热爱运动的香奈儿反感繁琐的服饰带给她的束缚感,而她找到的舒服的面料则是来自于当时仅用于男性内衣的弹性针织面料。她将这种面料运用于制作户外活动的服装,受到了当时上流社会的欢迎。这一次服装制作也坚定了香奈儿设计理念中“让女性穿得舒适”的决心。


出于对女性身体的尊重和信仰,香奈儿将女性应该自由行动贯穿在所有设计的服装之中,她说“要把妇女从头到脚摆脱矫饰”,“服装的优雅,在于行动的自由”。她将水手所穿的水手裤运用在女性裤装的设计上,让广泛的女性穿起了裤子;更将海魂衫作为日常生活穿着,让男女的服装性别差异进一步被削减。

当我们在穿衣服时,我们在穿什么?
舒适的衣服给女性提供了劳动的可能性并随之带来了新的身份,在各种社会思潮的推动下女性也不断追求更自由的穿衣权利以及平等的社会地位。

小结

衣服的变迁在 20 世纪初经历了极大的跨越:从让人无法呼吸到能够自由行动,再到更高地追求削减服装中的性别差异。这一切既是顺应时代需求的选择,也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力量。
2
1930-1950 重建新时尚
衣服在时代中也可以当作判断经济的镜子,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在不同时代的经济情况下的审美取向。

服装中的泡沫

20 世纪 20 年代的西方的华丽以不同于维多利亚时期的方式进行了新的复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积累起巨额财富的西方国家,随着工业化浪潮中新消费品的涌现进入到“咆哮的 20 年代”。


从战场幸运地回到家乡并手握大量现金的北美士兵发现大街上充满了新鲜的小汽车和可以与远方的人交谈的无线电,这些新商品的出现也促进大众的消费欲望开始无限膨胀。


从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个挥霍无度的时代,一切似乎都是金色和镶着亮珠的。人们没日没夜地参加华丽舞会,在聚会上与朋友攀比新买到的皮草和奢侈品。东方元素的印花丝绸、天鹅绒和串珠成为上流社会标榜财富和身份的物件,而这一切都在水晶吊灯的照射下更加摇曳生姿。

当我们在穿衣服时,我们在穿什么?
战后人口剧减导致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为了维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女性仍然保持了在外工作的状态,女性的个人消费力也随之提升。“Boylish”风格从这一时期开始兴起,年轻女生开始起短发的波波头,穿着直筒型没有腰身的裙子,戴着珠宝和皮草,在爵士乐中舞蹈。


人们不仅要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对身体健康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在这一时期,服装也更多地融入到运动项目中去。Lacoste 设计的 Polo 衫在掀起了网球运动中的男装革命、匡威为篮球、羽毛球运动所设计的不同种类的帆布鞋在这一时期成为大众炙手可热的单品。


经济的繁华无一例外地表现在衣服上,大叫着“I’m so rich”。

泡沫破碎与重建

这些华丽的泡沫随着 1929 年美国股灾“黑色星期四”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走向终结。


在战争的阴影下,为了制作军用物资,面料变为稀缺资源沦为配给制,更无法支持制作奢侈繁复的服装,奢侈的面料如丝绸更被禁止使用。在压抑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开始穿着实用性为主、颜色低调的工装,人们似乎将死气沉沉的战争穿在了身上。

当我们在穿衣服时,我们在穿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即使战后经济渐渐恢复,人们仍延续了这种低沉的穿衣方式,而在废墟中重建的人们逐渐对于追求实用性的呆板设计感到乏味与无聊。


1947 年,当克莉丝汀·迪奥带着 90 个优雅精致的模特身着他新设计的款式,在巴黎蒙代涅大道进行走秀展出时,这场阴霾才逐渐开始消散。


迪奥所设计的西装外套精致优雅,却不像洛可可时期的繁复和奢华,宽身长裙的裙身像绽放的花朵一般优雅。美国《时尚芭莎》杂志(Harper’s Bazaar)的记者卡曼·斯诺(Carmel Snow)称赞道:“It’s such a New Look”。


迪奥的设计在千篇一律的朴素风格中脱颖而出,犹如一颗投向巴黎时装界的原子弹。这时假如你穿着这样强调腰线精致的鸡尾酒裙走在路上,就是这样“街上最靓的仔”。

当我们在穿衣服时,我们在穿什么?

经历战争辗转停留于各个国家的香奈儿也于 1954 年回归时尚界,回归后的香奈儿继续致力于设计体现女性优雅与舒适的单品,而我们目前熟知并成为香奈儿经典设计的“羊毛花呢套装”和 2.55 手袋就是在这一时期被设计出来。


经济复苏下人们又重新找回了时尚,而这一时代也被称为“最优雅的时代”,人们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开始用衣服的精致来找回努力、真实生活着的感觉。人们逐渐焕发的精神也晕染在颜色艳丽的裙摆上。

当我们在穿衣服时,我们在穿什么?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女主角每天精致又优雅的搭配则来自这一时代,剧组使用了5000套复古时装来还原这个时代的缩影。

小结

时代的经济冷暖总会精准地投射在衣服身上,繁荣的时代下人们将这种富足呈现在身上的各个角落,而经历破碎之后又不得不重新审视这种过度装饰的必要性,在适应和自省之间找到属于这个时代的优雅。
3
1960-2000 自由和多元化
在 60 年代之前,时尚某种程度上是被那几家法国的老牌时装屋所决定的,但在此之后,审美的种类开始变得更加多样。

穿的不一样

在二战结束后,衣服拥有了更个人的属性,而很大原因是战后婴儿潮 (Baby Boomer)的出现。


这一批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年轻人在 60 年代开始成人并拥有了新型的消费力,随之带来更高的需求。他们讨厌战后一代的压抑,热爱充满活力的摇滚乐,走在街上呼吁爱与和平。此时社会所流行着的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告诉大家人生本是没有意义的,存在是虚无,而意义都是人生过程中慢慢构建的,鼓励让当时的年轻人去追求自身的生活、自由与存在。

当我们在穿衣服时,我们在穿什么?

衣服也开始作为表达他们自我态度和看法的一部分。在这场“年轻风暴”中,设计的权威不断被冲击和消解,年轻人对父母一辈的优雅感到疲惫,追求更加小众、让自己变得特别的设计。


此时不得不提的是迷你裙。当名模崔姬穿着玛丽·官的迷你裙登上杂志封面时,这件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过短的裙子开始风靡全球。


一直以来只有芭蕾演员或舞女才会穿露出大腿的衣服,而玛丽·官将当时伦敦的自由年轻融入在服装中,大胆地提高了日常裙摆的高度至膝盖以上几英寸,并称之为“Mini Skirt”(命名来自玛丽的爱车宝马 Mini)。她是这样形容这条裙子的:“它们在庆祝青春、生命和巨大的机会。它们随身带着那种‘快看我’的质感,不停在说‘生活很棒’”。


这种充满活力的裙子在年轻人中风靡开来,抱有同样追求个性、解放身体的服装如 T恤、牛仔裤都接踵而至,使得时尚开始朝着大胆、活力的方向发展。设计师们也开始分化,不再朝着同一个方向设计,更多地表达自己对设计的理解。

当我们在穿衣服时,我们在穿什么?

时尚的扩散

由于不再有统一的时尚标准,服装设计开始融入更多新鲜的成分。


老牌的服装品牌也开始吸取社会新的成分。伊夫·圣·罗兰将反叛精神运用在服装中,设计出喇叭裤、嬉皮装等,而他所设计的吸烟服 Le Smoking 也开启了无性别主义的先河。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将朋克精神融入传统历史时装,将这些过去美学的权威进行“破坏”并变得“叛逆和放肆”。


东方设计师也带来了新的面貌,日本设计师如高田贤三、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将东方不强调曲线、直线剪裁的特征带去了西方,将衣服不是紧紧依附于身体,可以随着人的一举一动而发生形状的变化。山本耀司称之为“间”,让空气在身体和衣服之间流动。融入东方韵味沉浸、哲学的思考的服装中也被引入西方。


服装也开始融入各个行业的设计,波普风格影响下催生的安迪·沃霍尔金宝汤罐头连衣裙,圣·罗兰的蒙德里安裙;美国对航天活动的热衷使时尚界也开始出现太空宇宙元素的 PVC 面料。

当我们在穿衣服时,我们在穿什么?
而这种大胆而迷人的思潮也传到了中国。上世纪 80 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接触到西方的时尚文化,年轻人通过大大脑袋的电视机了解到了喇叭裤、蛤蟆镜的魅力。街头流行起摇滚和迪斯科,人们将从来没见过的衣服大胆地穿在身上。女生穿起男生的衣服,穿着大大的垫肩的西装外套;男生人手一条牛仔裤抱着收音机,而拥有镶着柳丁皮夹克的弄潮儿会收到大街上年轻人们慕羡的目光。
当我们在穿衣服时,我们在穿什么?

小结

西方传统的服装美学和边界在不断被冲击,由此诞生新时代下人们自由和多元化的选择,我们开始拥有穿成无数样子的权利。时装秀台上让人“看不懂”的种类繁多的设计,是这百年来设计师们不断争取才得到的自由。
4
服装、时代和设计

衣服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给予经济和文化所给出的回应。


每一件衣服的诞生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追求和愿望,或许是解放身体,或许是追求自我的意义。衣服的小小改变甚至可以让人们的社会地位或生活方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这些与服装设计师站在时代中反映人们需求紧密相连。他们吸收了人们的愿望,并将其转化在布料与剪裁之中,最终返回给人们赋予它应该去实现的意义。


在互联网设计中,保持对世界的接近是通用的道理。网络的升级下,传输讯息的不便捷催生了即时通讯的微信,难以输入的网址也可以被简化为一个方形的码。人们是在不断想办法来改善生活的,既依托于时代,又推动时代向前走着,追求更好的生活或许是人类终极、统一的目标。


时代是瞬息万变的,人们也在时代中不断生长,随之新的需求和对世界的不同理解也会被孕育出来。设计和当下的紧密程度使我们永远不能脱离这个时代去做设计,需时刻解决当下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为了表达“美”。


不满足于现状,敏感地察觉这些违和感之处是让一切变得更好的便捷途径。设计师时刻使用同理心去接纳和吸收,或许就能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是让整个时代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如果说时代造英雄,那时代是不是也顺便造了衣服和现在的手机页面呢?

—  The end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WeDesign
当我们在穿衣服时,我们在穿什么?

Simoe

Everything Matters
当我们在穿衣服时,我们在穿什么?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We-Design

UI/UX

设计师必看|仪式感设计:温度与价值并存

2022-7-4 16:55:10

UI/UX

超实用的作品集封面套路,包教包会

2022-7-5 8:20:4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